NEWS CENTER
添加時間:2024-02-19瀏覽次數:426次
廈門弘愛醫院通過對服務型家具、服務型空間的模塊化設計,推動醫療建筑逐步生長為服務的載體。建筑內部空間為多達一百多項的細致入微的服務家具設計預留了場所。不僅中心采光廳的四周被設計成各類服務型的空間,即使每一條本來簡單的走道都被創造為可以停下來享受服務樂趣的一個個醫療生活的優美節點。
項目名稱:廈門弘愛醫院
建成年份: 2018
建筑面積: 330,000平方米
攝影版權:夏強
廈門弘愛醫院是一所由廈門仁愛醫療基金會投資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地處廈門市湖里區,規劃總用地126畝,總建筑面積33萬㎡,規劃總床位1380張,其中急性醫療床位1000張,急性后期護理床位380張。是一家集醫療、急救 、預防、保健、康復、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三級非營利性綜合醫院。
從動線到動線空間
通常醫療建筑的動線往往是生硬的通道,而廈門弘愛醫院的室內設計將傳統醫療建筑中生硬的通道轉化為充滿服務與活力的各類細致服務的空間,利用斜向、模數化的線條,讓原來筆直呆板的純交通功能的廊道活躍起來,將傳統醫療建筑中生硬的通道轉化為提供各類細致服務的空間,力求打造出一條充滿活力、充滿關懷的醫療街。
服務型空間
通過對服務型家具、服務型空間的模塊化設計,推動醫療建筑逐步生長為服務的載體。建筑內部空間為多達一百多項的細致入微的服務家具設計預留了場所。不僅中心采光廳的四周被設計成各類服務型的空間,即使每一條本來簡單的走道都被創造為可以停下來享受服務樂趣的一個個醫療生活的優美節點。
規劃賦予墻體一個結合家具功能的設計,不但具有更好的導向性,還擁有儲藏功能,幫助人們更好地使用醫院。比如,門診主廊道的設計就充分利用結構柱子外側的小尺度區域,整合出一系列主動服務型和自動服務型的空間。
陽光中庭
不止如此,通過對服務型家具、服務型空間的模塊化設計,推動醫療建筑逐步生長為服務的載體。建筑內部空間為多達一百多項的細致入微的服務家具設計預留了場所。不僅中心采光廳的四周被設計成各類服務型的空間,即使每一條本來簡單的走道都被創造為可以停下來享受服務樂趣的優美節點。眾多自助的服務空間被設計整合進了室內家具,這使得醫療空間充盈著主動服務的精神的同時,也為未來人力成本的進一步節省做好了準備。
住院部走廊
空間承載著識別
簡約且活躍的色彩配置創造出簡明輕快的療愈空間??臻g在向使用者表達著自身的功能與服務,標識系統在室內設計之初就被提前以建筑空間與構建的方式予以了設計與貫徹。一切色彩和形體都以人的識別與愉快體驗為目標。這里不需要任何累贅的裝飾,空間只希望喚醒使用者的明了與輕松的心情。
標識采用了較大字體圖案,作為指示色塊,每個大診區的入口處都被體塊和色彩清晰地勾勒出來,從遠處就能清晰地看到,建筑室內空間色彩、材料本身成為了標識的載體。并于診區前設計有傾斜角度的墻體放置標識,從遠處的側面即可觀察到。另外,各個診室都標注了序號,如“312血液科”“302口腔科”,將其數字化后,即便對于看不懂科室名詞的患者也可以根據數字找到相應科室,進一步強化標識作用。
每個大診區的入口處都用體塊和色彩清晰地勾勒出來,分辨出專科診區與公共空間,充分利用了空間色彩和材料載體。如電梯間以明黃色鋪設,提升空間的識別性,明確空間等級,創造出簡明輕快的療愈空間。改變了訪客通常在醫院等候電梯時壓抑和焦灼心態。電梯傾斜角放大的門框設計,既減少了轉角處的相撞,又巧妙地將布線和按鈕指示等系統整合到一起。
細致的建筑立面
基于模數的梳理與重構,以細致的水平向折動的線條,將三十多萬平米的眾多大樓整體聯系起來,形成豐富韻律體驗的整體。陽光與陰影被建筑立面細致的紋理拆散開來,讓觀者更加注意到建筑的細致以及建筑與自身的關系,而這些恰恰預示著這是一座能夠提供細致服務的醫療場所。
文化與藝術
白色傳承著廈門的陽光海岸的精神,木色表達了這里造船與家具的傳統。溫暖的木質在暖中性的灰色與白色底圖上被韻律化地呈現出來,在表達關愛的同時,也更加反襯出醫療文化自身的寧靜與溫馨。
門診候診區處在一個相對狹長的空間范圍,對邊界區域的家具化處理為這個空間延伸出有趣的使用空間。比如在兒科候診區,除了原設計專門的兒童游戲室外,在緊鄰候診的父母身邊設計的這些方便近距離看護的兒童游樂角可以讓候診的父母感到更加安全和放心。
基于造價控制
室內設計重新梳理了整體建筑的模數,并將模數化、模組化的設計理念逐步落實到建筑內部的所有細部。從標準化用材到細部的分縫都貫徹著模數和標準尺寸的設計思想,從而通過標準化采購為建筑節省了大量造價。
高效的設計與建造
從設計到竣工為時僅兩年,這既保障了項目從投資到運營到回報的高效,又為未來醫院在運營中的生長和細化預留了各種空間與準備,相信隨著醫院運營與服務細化的進一步展開,廈門弘愛醫院將充分享用這一面向未來的設計所做的各種預留,將療愈生活所需的各項細致服務點滴滲透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