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添加時間:2024-06-17瀏覽次數:311次
近期,深圳連續有3家大型醫院項目傳來竣工的消息。三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20億,規劃床位超5000張。它們的投入使用,將極大豐富深圳的醫療資源。
深圳最大兒童醫院
投資26.8億元,設1500張床位
6月6日,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位于龍華區民治大道與民康路交會處。項目總投資26.8億元,總建筑面積約為31萬平方米,總床位數1500張。它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等功能于一體的市屬三級甲等兒童綜合醫院。
作為深圳市“十四五”衛生事業規劃的重點項目,該院對標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將建成“研究型、智慧型兒童醫院”,打造大灣區一流兒童醫療中心。
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效果圖
醫院地上共16層,建有四座塔樓,一高一低由一根軸線“背靠背”連接在一起。項目設計拋棄了傳統的醫療裙房加高層塔樓病房的布局模式,將塔樓功能均勻分配在裙樓之上,在國內首創既獨立又連接的院落式病房布局。
地下則利用場地高差形成雙首層交通系統。地下設3層停車場,車位與病床數按1∶1配置。地下室與地鐵5號線民治站無縫接駁,方便公共交通出行病患進出醫院。
據了解,該院規模是深圳市兒童醫院的2倍,日門診量可達1萬人次,隨著該醫院的投入使用,深圳及周邊地區兒童的醫療條件有望得到改善,區域醫療資源配置也將得到優化。
深圳市兒科醫療資源布局方面,還有兩大項目在建。一是深圳市第三兒童醫院項目,建筑用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設計床位500張,項目計劃于2025年底竣工驗收。二是深圳市兒童醫院科教綜合樓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1.9萬平方米,計劃增加床位600張,預計于2024年12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國內最大單體醫院建筑
投資超43億,規劃床位2500張
據新聞報道,深圳市新華醫院項目5月初通過竣工驗收。深圳市新華醫院位于深圳市龍華區新區大道與民寶路交匯處,總投資43.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50.9萬平方米,規劃床位2500張。
該項目是國內目前在建的最大單體醫院建筑,是深圳市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重要部署。新華醫院將委托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負責運營,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區域醫學中心,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高水平醫療服務。
據媒體報道,該項目不僅僅是一家醫院,更是深圳市首座超大型智慧醫療綜合體。新華醫院有別于常規的醫院,在設計初始便被定義為一座醫療城市綜合體,其旨在打破建筑與城市的邊界,采用高度信息化的方式,打造一座高效、智慧的現代醫院。大家不用取號排隊,而是通過智慧叫號系統實時知曉排隊進度,在合適的時間及時前往就診即可;在等待期間,人們不僅可以在醫院內部的餐廳、咖啡廳等休閑場所休息,還可以通過天橋系統前往周邊的商業綜合體,利用等待間隙逛街、娛樂、緩解心情。
社會辦醫明星
投資約50億元,規劃床位1100張
6月4日,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官宣完成竣工備案。目前正積極申請醫療執業許可和醫保定點資質。預計今年7月將正式投入運營。
深圳前海泰康醫院由泰康保險集團與深圳市前海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是一家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建設的高端國際醫學中心。醫院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深圳前海前灣片區,總投資規劃達50億元,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100張。
深圳前海泰康醫院效果圖
醫院學科設置齊全,開設近50個科室,每個學科均配置了頭部專家團隊,高起點、快發展。第一批將重點建設消化病學中心、骨科與運動醫學中心、泌尿與男科疾病中心、腫瘤中心等學科群,致力于在強大的學科基石上,建造更強的學科高峰。
目前,醫院已引進以醫院院長陳旻湖教授為首的學科帶頭人近50人,他們均來自全國知名大學附屬醫院和大型三甲醫院,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學術造詣。
深圳醫療,未來可期
“深圳,一線城市的經濟,二三線城市的醫療”,這句業內戲言并非空穴來風。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深圳市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2022年末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5201家(不含640家非獨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醫院151家;全市床位65720張,其中醫院病床60643張。從每千人口擁有量來看,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66.18萬人計算,2022年末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數3.72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生2.67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2.92人。
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2022年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為6.92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15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3.71人。
各項數據對比顯示,深圳市的醫療資源供給遠低于全國水平。
在頂尖優質醫療資源方面,深圳共擁有32家三甲醫院,不僅落后于同屬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廣州,也少于鄭州等中、東部省會城市。
但深圳市正在奮起直追。2017年6月,深圳市衛健委發布了《深圳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年-2020年)》,即“十三五”規劃。據統計,在“十三五”期間,深圳市政府在衛生健康領域累積投資超過1500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2.51倍。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5298家,床位6.29萬張,執業醫師4.26萬人,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50%、65%、47%。新增三甲醫院8家,總數達到18家,5家醫院躋身“廣東省高水平醫院”行列。主要的醫療發展核心指標都超額完成。
2022年2月,深圳又發布了“十四五”衛生事業規劃(2021-2025)。
圖源:深圳市衛健委2023年度工作總結
今年4月,深圳市委衛生工委委員、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創在《民心橋》節目中透露,“十四五”以來,深圳市新增醫院16家,總數達到177家;新增床位7193張,總數突破7萬張;新增醫生8054名,總數突破5萬名;新增護士8242名,總數接近5.5萬名。目前,深圳市在建醫療衛生項目64個,到2025年,全市床位總數將接近10萬張,千人床位達到5.3張;2035年將接近12萬張,千人床位達到5.8張。“十四五”期間,深圳市新增的床位,將是“十二五”“十三五”的總和。
深圳市衛健委在“2024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中表示,目前,深圳的醫療資源配置已從“打基礎、保供給”轉向“建高地、提質量”,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